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葫芦头
作者:
来源:
2018/06/20 10:33
浏览量:
葫芦头--药王孙思邈发明。
葫芦头的基本原料是猪大肠和猪肚。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象葫芦,因此叫葫芦头。
此外,关于葫芦头的由来,还有下面这个典故:早在唐代,京城长安(今西安市)有一种名叫“煎白肠”的食品出售,是用猪肠肚做的。相传,祖籍陕西铜川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京都长安一家专卖猪杂碎的小店里偶吃“煎白肠”,很不是滋味,问及店主,才知是制作无方。于是,孙思邈从随身携带的药葫芦里取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且能解腥去腻之药物,连同药葫芦一起赠给店主。店主将这些香料药物放入锅中,果然其味大增。这家小店从此门庭若市。店家不忘医圣指点之恩,将药葫芦悬挂门首,并将所卖“煎白肠”改名为“葫芦头”。长安“葫芦头”从此有名,千年流传。